23岁博士毕业,神童决定当网红 | 南风窗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南风窗 Author 粗面
作者 | 粗面
人生陷入困顿与反复之际,西西弗斯总会在迷雾中显影:一个人固执地将巨石推上山顶,又看着巨石固执地滚落山脚,仿佛生命要在无效又无望的劳作中耗尽。
袁岚峰却认为,西西弗斯是幸福的,“推上去的巨石又落下去,你可以说是没有意义的复制,也可以当成是人生的修炼。意义,要看自己去发掘”。
两年学完小学和初一课程,14岁入读中科大,23岁博士毕业,先后在美国康奈尔大学和普林斯顿大学进行博士后研究……
现在,袁岚峰是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研究中心副研究员、科技传播系副主任。介绍完,他习惯补充一句:“不好意思,名字这么长。”
01 让科学回到应有的位置
镜头前,他机敏、健谈、会玩梗。不仅语速很快,保持着高频的知识点输出;思维也很发散,总能在科技圈的热点之上,延伸出更深层次的议题。
论及“九章三号”和量子计算的发展,他能以浅显的语言讲明什么是“量子优越性”,后又引入《楚王失弓》的故事,从更开阔的格局,来看量子计算机与经典计算机之间的赛跑,乃至不同国家不同科研团队之间的良性竞争。在他看来,无论科技创新的成果出生于何地,长远而言,都是全人类受益。
面对人工智能终将取代人类的忧惧,他以“莫拉维克悖论”,表达自己的乐观:“很多人觉得复杂的事物,人工智能觉得简单,如大量的数字计算;很多人觉得简单的事物,人工智能又觉得复杂,如走路和对话。人工智能即使有意识,跟人脑也大不相同,它能发挥的作用取决于应用场景。”
当众人都在为“第四次工业革命”的降临而欢欣雀跃,他却犹在观望,甚至是格外谨慎地,为“人工智能寒冬”的到来拉响预警。
“自上个世纪50年代被提出以来,人工智能已历经多次寒冬和热潮。常常是在社会期望过高时,一大批资金杀进去,结果颗粒无收,大家都不敢提‘人工智能’这个词。真正在这一行业深耕的人其实希望避免这样的大起大落,因为只有保持平常心,有更为持久的关注和投资,这个行业才能够健康成长。”
这就是袁岚峰的科普风格,兴致很热烈,思绪却很冷静。
不同于寻常可见的快餐式科普“5分钟搞懂xxx”,袁岚峰的科普很广博,从量子物理到相对论,从航天到人工智能,从汽车到芯片等,无所不包;也很生动,他可以对《论语》《列子》《西游记》等古典文学和历史典故信手拈来,也能从《我的精神家园》谈到《生命不能承受之轻》,从宇宙的奥秘中窥见生命的哲理。言辞之间,科学与文学、哲学的边界消失于无形。
更重要的是,他让科学回到应有的位置。通过传播专业、准确、全面的科普内容,他将或虚假或夸耀的科研成果打回原形,也让寂寂无闻却熠熠闪光的中国科技被更多人看见,得到该有的肯定。
当关系全人类命运的重大课题“室温超导”,一而再地被韩国科学家当作博取功名的手段,他写下《韩国科学家声称实现室温超导?可他们的做事方式就证明他们不靠谱》,以缜密的调研和分析,回应这种大无畏的自信。末了,不失幽默地引用菩提祖师对孙悟空的调侃:“这个算不得腾云,只算得爬云而已!”
他在网上流传最广的文章是《中国科技实力正以多快的加速度逼近美国》,通过征引大量权威数据,将应得的承认还于长期被低估的中国科学界:“纵向来看,中国历史上科技水平的巅峰就是现在。横向比较,中国目前的科技水平在世界上是第二集团的领头羊位置,仅次于美国。”
后来很多同事和读者告诉他,只要有人来问中国的科技水平究竟怎么样,他们就会转发、分享上面这篇文章。他很高兴,为提升中国科学界在公众中的形象,做了一点微小的工作。
在科普之路长跑多年,无论是在选题还是表达上,袁岚峰都已蜕变得更加游刃有余。始终不变的,是他做科普的初心——“求真”。
“对我来说,做科普最重要的就是准确,就是要把一个东西的真正面貌呈现给大家。”将科普做得“准确又生动”,是他要推动的那颗巨石。
02 追求知识的广度
看着他从量子出发,向航天、室温超导、人工智能等领域不断进击,少有人会料到,袁岚峰的专业领域,其实是理论与计算化学。
在真正投身科普工作前,他已经在实验室坐了14年的“冷板凳”。即使是天才也没有例外,他像大多数科研工作者一样,埋头做研究、写论文、发文章、参加会议和讨论等,日子不是不充实,但他始终有种强烈的感受,“不太对头”。
“我非常明确地知道,我正在做的事情不是我最感兴趣,也不是最能发挥我个人价值的。这样就很麻烦了,如果要在一个领域里获得成功,肯定得非常专注才行。”
他不断闪回父亲从小对他说的话,不是“技多不压身”,而是“技多不养人”,以此告诫他专注一点,把精力集中在自己的研究领域上。
“这当然是为我好,是很正常的建议,但对我来说,也是一个最难的建议,因为我很难对一个领域保持多高热情。”
意识一旦萌芽,生活就很难再回头。在理想与现实激烈交锋时,袁岚峰为自我寻找的一处喘息空间是,阅读。
他读经济学,在《顾准文集》中理清人类社会发展的脉络;读历史学,在与欧洲文明史的比照中理解当代中国;他也翻开了罗素的《西方哲学史》,萨特的存在主义哲学,以及出版史上的科普巨著《第一推动丛书》……
在他称之为“散漫的阅读”中,有一个答案日渐分明,他发现,自己最大的个性是喜欢追求知识的广度。
不再刻板地遵照父辈的教诲,或是迎合大众的期待,在不惑之年即将到来的37岁,袁岚峰决定登陆“科普”的新世界。
离开原本一片明朗的前程,去寻一条未知的路。
在他人眼中,这是“舍”;于他而言,却是“得”。
“我做事和思考的一个基本动机,就是想了解这个世界运行的规律。说不上这样做有什么功利上的好处,但我的思维方式就是想搞清楚一件事情,比方说宇宙或者说人类社会,到底怎么来的,怎么演化的,将来又会变成什么样。”
科普,就像是他观看世界的万花筒。他既能安放自己在科学、文学、社会、宇宙等领域的兴趣,也能广泛地追求事物之间的联系,并将其中乐趣跟更多人共享。
这条路上其实并不冷寂,无数的前辈都为他打亮了远行的航灯。
袁岚峰会被一些赤诚的精神所打动。
卞毓麟教授,从中科院走向出版社,从天文学家转身成为科普作家,孜孜不倦地从事科普创作长达20余年。获得第一届“赛先生”科学和医学公共传播奖时,78岁的他,仍是一股朝气:“我不能躺在过路上睡觉,我还要继续。”
袁岚峰也会对一场“魔术表演”念念不忘。
罗阿尔德·霍夫曼教授,诺贝尔奖获得者,知名科普作家,也是他在美国康奈尔大学的导师。他记得,第一次开组会时,教授拿出一张写着化学式的纸条问这个材料有什么性质。一般科研者惯性地认为,这是需要得知结构、进行大量计算才能解决的问题。他却看见,教授在一面黑板上画图推理,只根据一个化学式就顺利导出结果。
那一刻,在这场盛大的“魔术表演”中,他留下了一个异常清晰的印象:“再难的科学道理,也是可以向普通人说清楚的。”
虽说是人生的下一程,但自2016年在头条号做科普,袁岚峰推着巨石,早已走过第8个年头,不知不觉也成为了这一行的前辈。
在这趟他所以为“学无止境”的旅程中,他逐渐找到科学和大众对话的方式,也发现了科普工作最大的一个价值——告诉大家,世界上存在好的东西。
截至目前,他在今日头条站内的科普创作,累计阅读量、播放量已超15亿。点开评论区,可以看到各种“好奇的声音”:可能是自称“理科小白”的读者,因为看懂了文章和复杂的科学概念而无限欢喜;或是曾经持有刻板印象的长者,对中国科技实力有了新的改观和认知;也可能是拥有一定知识储备的学生,接过他抛出的一个小点,延伸出新的思考和问题,催着他更新后续……
如果说,对于普通人而言,科普是一扇认识世界的窗口;那么袁岚峰的努力,就是让窗外的世界拥有更明朗开阔的风景。
在这里,科学不再以深不可测的面目出现,而是更生动易懂也更亲近日常;信息洪流中的虚假信息,也能在真相面前逐一瓦解。
“只要懂得这一点,就超过90%的人。”
这是科普创作中,袁岚峰惯用的一句文案。在他看来,任何人都可以了解科学,学习科学,乃至投身科学,只要稍作努力,对世界的认识就可以超过90%的人。
“虽然说努力的结果未必如预期理想,但是做比不做还是好得多,说不定就会接收到意想不到的惊喜。就像我一开始做科普,也没有预料到会有现在的收获。”
对于袁岚峰而言,向别人讲述知识的过程,也是自身不断学习的过程。
以科普为桥梁,他可以极大地扩展个人的知识领域,也可以很方便地接触到科学界中最前沿、最核心的人物。例如,应今日头条邀约,参与“科学家请回答”等活动,与诺贝尔奖获得者对话,畅聊前沿科技,感受思想碰撞。
随着创作日渐成熟,他更深刻地意识到,学习是一场没有边界的航行,学得越多,越能发现自己的无知,可换个角度看,跟外界的接触也在不断扩大。那些走向大众的科普作品,不再只是他自己的结晶,而是不同领域的专家共同作用的成果。
虽然他一开始从事科普时,并没有预料到会有现在的收获,但他的科普,本身就能很好地解释一切。
在今日头条的“新年对话”直播活动中,袁岚峰回顾过去一年的重大科学突破,将高光打向了天文学——中国科学家捕获史上最亮伽马射线暴。
“我们的‘极目’卫星,刚好飞到那片区域,刚好保持开机,才接收到这个频率。这既是偶然,也是科学家事先考虑到这种可能性,并且预留了一扇窗口。对人生的启迪是,你不能预测什么事情会发生,但是要预留有这种可能性。机遇是留给有准备的人,我们唯一能做的事情,就是不断巡视、保持开机。”
袁岚峰,就是那个有准备的人。
每个人都可以成为那个有准备的人。
毕竟,时下的我们正置身于一个日新月异的时代。创新和变革总是来势汹汹,任何一项新科技的诞生,都可能具有颠覆世界的潜力。若对正在发生的事情一无所知、毫无准备,当浪潮真正到来时,我们将被推入一个完全陌生的世界里。
唯有理解科学,保持前瞻性的眼光,对当前科技领域展开全景式的了解,共同在此星球上生活的我们,才能更好地面对未知、走向未来。
(向由对此文亦有贡献)
参考资料:
[1]南风窗:《你个学霸,当啥网红》
[2]新华社新媒体:《“科普网红”是如何炼成的?——中科大袁岚峰:为科技界发声》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37199455166951569&wfr=spider&for=pc
[3]解放日报:《14岁考进中科大,28岁回国任教,现在转型当“网红”?袁岚峰:我不是不务正业 | 睡前分享》
- End -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平台立场
作者 | 粗 面
编辑 | 姜苏仁
统筹 | 杨园园
排版 | 静 山
本文2024年1月25日发表于微信公众号 南风窗 (23岁博士毕业,神童决定当网红),风云之声获授权转载。
如何看待曾经的「天才神童」袁岚峰,现在也只是做简单的科普工作?| 袁岚峰
14岁上大学,23岁拿博士,一位“昔日神童”的迷茫与归来 | 刺猬公社
风云之声
科学 · 爱国 · 价值